上海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新闻资讯

    发布投稿
    客服热线13931175695
    广告

    九旬老号兵唇上仍有号嘴印

    2021-07-12 10:39:55

    来源:网易   作者:秩名

    阅读:207

    评论:0

    [摘要] 从1943年起,到新中国成立前,太行山深处的陵川县,成为号兵培训重地,先后培训出1700多名号兵,其中有700余人参加正规部队。他们常常躺着吹号,因为号声一起,炮弹就来,躲得慢的,都牺牲了……“解放战争中部队过黄河,开始一个排有一个号兵,打完仗一个师只剩下一个号兵。”想起这些,91岁的老号兵王书生,忍不住抹了抹

     从1943年起,到新中国成立前,太行山深处的陵川县,成为号兵培训重地,先后培训出1700多名号兵,其中有700余人参加正规部队。

    他们常常躺着吹号,因为号声一起,炮弹就来,躲得慢的,都牺牲了……

    “解放战争中部队过黄河,开始一个排有一个号兵,打完仗一个师只剩下一个号兵。想起这些,91岁的老号兵王书生,忍不住抹了抹眼角。老人家的唇上至今还留着深深的号嘴印痕。

     一把铜号,只有五个音,组合出的数百种短谱却变幻莫测,号声是部队的“行动指南”。但当好号兵,却是“苦差事”。不仅要求身体好、肺活量大,还得觉悟高、人机灵。

    学员们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,练好五个基准音后,还要把起床号、集合号、冲锋号等。上百个号谱背得滚瓜烂熟。不仅如此,号兵们还面临着极大的危险:由于号兵作用重大,位置靠前,目标明显,他们往往成为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,负伤和牺牲的概率很高。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再到抗美援朝,战场上每次冲锋号响起,最先倒下的,往往是吹号的号兵。

    图为记者正在采访老号兵王书生。新华社记者 马晓媛 摄

      1947年,在解放焦作的战斗中,号兵张喜发冲出掩体吹响冲锋号,被敌人炮弹击中牺牲,时年20岁。

      1948年,在临汾攻坚战中,号兵侯国富吹响攻城的冲锋号时,被敌人的子弹击中,牺牲时年仅19岁。更多的号兵没有留下名字,他们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。

    图为陵川县烈士陵园内的革命烈士名录。新华社记者 马晓媛 摄

      如今,盛夏的陵川生机盎然。每当微风吹过烈士纪念塔,仿佛仍能听到,“滴滴滴答”的冲锋号声。

    图为陵川县烈士纪念塔。新华社记者 孙亮全 摄

      战火纷飞、勇往直前。

      那道号嘴印,

      是一道印记,

      是一道荣光!

      致敬老兵!


    关键词: 抗日战争

    人已打赏

        ×

  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  • 1元
        • 2元
        • 5元
        • 10元
        • 20元
        • 50元

  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  ×

  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  加载更多